网易:联合国GPST全球专才认证 助力上海打造人才高地
由联合国训练研究所上海亚太地区经济和信息化人才培训中心、全球专业人才认证中心主办的2011GPST全球专业人才开发研讨会日前在沪落幕。全国人大常委、国家教育部前副部长吴启迪、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与技术促进司司长、高级顾问梁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董事长、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副理事长贾忠杰、上海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陈跃华、中国心理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梅建与会发言。
人才开发是全球性的热点话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种全新的人才呼之欲出:他们通晓国际经济“游戏规则”,具备跨文化操作能力和世界眼光。21世纪上海需要的人才,是面向世界的“国际人”,是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信息交流运用能力的人,如此方能应对新经济的挑战。目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还限于国内,没有树立起国际化的人才开发理念。因此,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具有前瞻性,调整专业结构,更新教材内容,培养国内外人才市场适销对路的各类专业人才是当务之急。
2010年,由中国政府支持和推动的联合国训练研究所项目“GPST全球专业人才认证”正式登陆中国,GPST全球专业人才认证是国家继续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引进的专业人才评价体系,是建立和完善新兴的、社会化人才发现和评价机制的有益尝试。GPST全球专业人才认证中心采用了“政府指导、行业支持、国际参照、院校参与、企业运营”的创新研发和运营管理模式。目前已面向全国推出了包括国际合作与事务协调、环境保护、个人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国际公益事务管理、国际儿童教育、青少年事务、信息化、健康等8个领域不同层级的项目和课程,其中国际幼儿教师、国际信用管理师、国际创意管理师和危机管理师等课程都受到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和专业培训机构的普遍认可。
与会专家认为,创新型人才是一个综合培养和造就的过程,如果说学校的课堂教育是一次开发的话,创新型人才的塑造更需要二次开发,那就是创新实践的培养。当前,创新型人才是上海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之路的战略支点。如何有效促使创新型人才涌现,是上海“十二五”发展的关键命题。利用上海人才聚集的优势,打造人才高地,培养创新人才,构筑专业的国际化人才认证体系,将进一步增强上海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服务全球的能力。
Tag:会议